得施亮兄由京城快递来的新著《吃的风度》,逐篇读完,像是跟随他殷勤而周到的导引,切实体验了一场时空跨度达几千年的中国美食文化的游历式穿越忽而见到了孔,听他有关&ldquo
得施亮兄由京城快递来的新著《吃的风度》,逐篇读完,像是跟随他殷勤而周到的导引,切实体验了一场时空跨度达几千年的中国美食文化的游历式穿越忽而见到了孔,听他有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美食观的侃侃而谈;忽而又得以拜识留下《闲情偶寄》《随园食单》等之作的清代诗人李渔和袁枚,听二位先生一菜一食娓娓道来;忽而相携步入南宋临安城里的一座座酒楼,一睹其“向晚灯烛荧煌”的繁华胜景;忽而接踵又至北平城中天桥及什刹海一带的饭摊之中,体味彼时餐饮的闹猛和一个个店家的绝活施亮兄集十数年对中国饮食文化之悉心关注与研究,以散文之样式,小说之风味,多侧面展示中华美食文化精深的美学意义。
全书大致分作四块。第一部分侧重于美食史的推进与演绎。不只探讨了“民以食为天”的渊源流长,更以“古典小说中的酒”“食蟹之美”“蔬食第一”“野蔬食趣”等为切入口,分门别类地领你进入中国美食的庞大体系。第二部分再现了老历史沧桑中的饮食旧影,讲述百年老店的起始、辉煌及个中之轶事趣闻;文中不乏一些知名历史人物的出场,透过食文化这扇窗口可一窥时政风云之兴衰。第三部分,将审美视野扩大到涵盖华夏的诸多菜系,以较为准确的笔法对鲁菜、徽菜、川菜、湘菜、杭帮菜、淮扬菜等作了颇具专业水准的精当描述。甚或普通百姓日常所食面条、馄饨、小笼汤包,作者也饶有兴致地邀你一一进入。第四部分是通常擅长表现美食的作家们较少涉及的内容。作者写到了鸡尾酒、黄酒与红酒的各自来历及其妙处,京城的传统糕点和旧时消夏的冰碗冰盘,甚至饼干、零食、包子、春卷、汤团,都有了其独具视角的体验性考察。
这部书的出品方湖南文艺出版社在书腰上打出了“首席饮食国学读本”的字样。我的理解,称其为“国学读本”,当是指该著所具备的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作品所传递的科学知识的相对可靠。施亮兄是我熟识近三十年的老友,他做学问写文章肯得下笨功夫花死力气,凡引经据典皆有出处,所发议论或提出观点也都以史实或亲身历验为基础。更重要的是作者懂得切莫染上一股“掉书袋”的学究气,写美食的文章似更应充满情趣,让所写之物摇曳生姿活色生香。你可以发现,这本书里的每篇作品,大都有作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字里行间跃动。比如《鱼,我所嗜也》一篇,从《史记》中关于鱼的记载谈起,洋洋洒洒好几千字,但落脚点却在“我”和鱼的相知相交上。又比如写他少年时(上世纪60年代末)随父母去湖北咸宁向阳湖(文化部五七干校)下放劳动,有着一手好厨艺的母亲悄悄向农人买来黑鱼,给全家人做“黑鱼两吃”;还写到母亲最为推崇的江阴老家盛产的鲥鱼,在被视为罕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菜场发现了冰冻鲥鱼,母亲立即买下一批,“除了大宴宾客”,还将这宝物“分赠江浙籍友人”。在《先生的餐桌》一文中,作者描述了1985年的中秋节钱钟书和杨绛夫妇(二位都是施亮父亲的老师)来家中做客的场景。节前一周,钱先生给父亲打来电话,“父亲喜盈盈地将此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足足花了一周时间买菜与选料。特意从一位家里借来了特供证,从特供商店买来了鸡鸭、活鱼等等,烹制了一桌苏锡风味的丰盛菜肴”。席间钱先生一边“打着饱嗝”,还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夹一块冰糖肘子肉,“杨绛先生在一旁用她的筷子轻轻一拨,说,钟书啊,不能再吃了,晚上又闹胃子疼啦。钱先生嘿嘿憨笑一声,筷子略缩了一下,却仍然夹了一块瘦点的往嘴里去”。在对各类美食的描述之中,恰到好处地揉进一些属于个我的故事,使文章生出一份折射历史的厚重之感。
将“吃的风度”选做书名安排在了本书的首篇,不只是因为该文前些年发表后被多家报刊与网站转载,在我看来,施亮兄探讨美食的所有文字都流露出他对“吃”所持的种种人生态度。“吃的风度”含有食者的基本素质及美德的养成,食者的姿态与身段,“吃”所透出的人之风骨与处世之道,还包括他对“吃”文化的褒贬与取舍。他厌恶那种山珍海味、觥筹交错、极尽奢华的摆阔气讲排场,欣赏并推崇时便流行开的三两好友“吃小馆”,推心置腹,酒酣耳热,尽兴而归。他举例说,鲁迅当年和一学生同归家,在一饭摊上吃荞麦条子而觉着十分美味;还讲到汪曾祺去西双版纳采风,在一处傣族排档吃宵夜,就着一瓶啤酒品尝“烤小鸡”,“先生的童趣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对中华美食文化勤勉扎实的深耕细作之中,始终不忘传递其一以贯之的平实、节俭和充满文人雅趣的饮食观,大约是施亮这部新著先声夺人的又一亮点。(文/王慧骐)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