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7月10日讯(记者 向国生 廖声田 通讯员 王建军)“是不是‘张家界大鲵’,用手机一扫,读取标识信息即可识别。”7月10日,记者从张家界大鲵人工养殖标识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识“双标识”管理启用发布会上获悉,张家界大鲵终于有了自己的“智能身份证”。
“张家界大鲵”是我国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地理标志产品。目前,该市年繁殖大鲵种苗40万尾以上,大鲵养殖规模达到120万尾;有驯养繁殖、经营利用企业230余家,研发相关系列产品102个;有大鲵旅游企业5家、大鲵生态精品旅游线3条。该市着力把“张家界大鲵”打造成继“世界自然遗产”之后的第二张“世界响亮名片”,力争到2017年,养殖规模达到200万尾,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6月1日起,农业部全面实施养殖大鲵标识化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利用和运输佩戴标识的养殖大鲵,不再需要办理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张家界率先响应新政,决定实施人工养殖标识和张家界大鲵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识“双标识”管理,启动“张家界大鲵”自己的“智能身份证”。他们将养殖场所、生长年龄、养殖过程等信息一同输入专用标识内,消费者通过手机端读取专用标识信息,就可以科学识别“张家界大鲵”。
另从发布会获悉,9月24日至9月26日,张家界将举办全球首个大鲵美食文化节。